开篇:self-hosting,聊聊网络与设备

开篇:self-hosting,聊聊网络与设备

某夜失眠,思绪回到11年的夏天,那时初次接触ISCC的CTF解题游戏,用着一个意义不凡的域名跑起博客记录生活,居然已过去十年多。中间似乎已停更近六年,世界变化颇多。找个闲适的下午,给新的博客开篇

搬砖以来折腾HomeLab颇多,沉迷self-hosting,也踩过不少坑,随便记录分享家用网络、设备的一些体会。


主路由

与大多家用布局一样,光纤入户与拨号设备集中在弱电箱,如果空间充裕的情况下当然希望能独立一间小房间做机柜、来规避噪音、灰尘与散热问题,可惜毕竟还没有共同富裕。

入户猫桥接路由拨号比较常见,带AP功能的硬路由在弱电影响信号,且散热也是个问题,基本要通过交换机将拨号后移到房间其他位置网口。最早用68u刷梅林时体验了一段时间,不过对梅林固件的性能、隐私及稳定性有一定担忧;后来换到x86定制机刷esxi跑软路由,放到弱电箱温度还算可以接受,先后尝试了各种软路由OS

OPNsense:UI尚可(主观),Firewall规则可定制强,稳定,但kx上网能力弱,试图将Surge Mac作为GateWay时用过一段时间,可惜当时体验Surge网关模式稳定性较差。

Lede/OpenWrt:Lean固件与KoolShare等的都用过,社区人数多,插件丰富,稳定性相对较差(主观),用起来似乎就经常折腾。

iKuai:稳定、速度快,配合Lede使用一段时间,但对隐私的考虑让我放弃这款固件。

一折腾几年过去,最后坚持使用的还是RouterOS,使用x86软路由虚拟化并购买了CHR的License。一开始用winbox配置看起来上手有一点门槛,但实际体验下来稳定性、可配置项都满足我的需求,多播、IP分流也可以很好配置,后期需要调整的地方比较少而且有便捷的clone与script。v7版本对WireGuard的支持让kx上网也不再困难。

最近看到RB5009淘宝现货,颜值深得我心,性能上只有一个万兆口有点电可惜。看了看这周的🌲中概股🌲,等等党永不为奴...

交换机

受限于ISP目前提供的峰值千兆下行带宽(上行终于提速了一点点),弱电箱里随便放了个千兆linksys交换机连接各房间网口。书房作为各类硬件设备聚集地,还需要单独采购一台交换机满足网络需求。

与其他房间不同,书房有多台NAS、且平时各PC对NAS使用iSCSI与NFS挂载,速度自然希望跑到HDD瓶颈,一番筛选之下,在amazon购买了NetGear的MS510TX,这台交换机有相对便宜的价格(当时到手1800CNY左右),能提供4x1G、2x2.5G、2x5G、1个万兆电口及1个万兆光口,使用下来体验还是不错。

无线网

最早用68U的时候,一个路由包揽所有事情;后来折腾起软路由,基本就以AP模式运行。由于5G穿墙衰减,实际体验下来单AP性能再强劲、也满足不了全屋稳定的无线网络覆盖,于是上了Mesh。

最早体验的是LinkSys的Mesh路由,带来的网络覆盖体验上的优化很是明显,当时因为租房的关系,走无线回程速度也一直很稳定。

WiFi6产品推出后,用回了华硕的Ax86U,起初上了两个86U试图Mesh,结果某些特定区域因为穿墙过多信号依然不佳,尝试出手一台换回两个更便宜的XD4魔方解决。当然吸顶AP像Ubnt能有更好的覆盖,不过装修时考虑后期折腾的概率还是很大,就没有预留吊顶走线。

主机设备

除了常规PC生产力工具,前后也折腾了些NAS与MicroServer。标准商业化产品主要用的还是群晖和威联通,一个买软件送(弱鸡)硬件,一个买硬件送(UI较差但堪用)的软件。

二者都很稳定,但群晖给我的使用体验更好,主要还是因为我是个颜🐶吧。尤其DSM 7.0之后的UI,以及Drive、Photo的改变体验都很棒,但也看到不少吐槽逻辑不爽,还是看个人需求与场景啊。群晖对我而言就是个稳定的备份机,备份与浏览照片、家用机TimeMachine等等比较少折腾的场景,自身Raid1后再定期备份其他NAS;相比之下,QNap让我很少有登陆控制台的欲望,更多的把他当一个纯粹的网络存储与媒体解码设备,利用它的盘位优势(5G网口,5x3.5+4x2.5盘位,还有QTier加速,比群晖的硬件不知高到哪里)与4K硬解能力(用的牙膏厂的集显U,Plex HW省了一个亮机卡)。华硕推出的华芸看了下UI并不感冒,也就没有尝试。

和很多朋友相同,我折腾NAS也从黑群开始,最早上手是海淘的HP Gen8,这个MicroServer真是相当稳,如果盘位与性能要求不高,Gen8的工业设计与质感真是深得我心,后来因为用自建机箱组Server,忍痛割爱(居然还能涨价)卖出,之后Gen10的设计也很棒,但随着需求的盘位与性能要求更高,便没有再考虑。

自组Server的想法是三年前留意到Unraid这个OS开始的,其磁盘利用模式、丰富便捷的Docker社区应用模版、KVM虚拟化直通与比较漂亮的UI让我在简短的试用后果断购买了License。

在组机器上,主要考虑性能与盘位,希望能有较强的计算与存储能力,并能虚拟几台VM直通显卡与外设日常偶尔游戏使用。当时不太想淘洋垃圾,刚好看到AMD 3900x发布,尝尝鲜上了这个12C24T的U,配上C8H主板与4x32G焰光戟(RGB+1),随后补上一个甜品显卡、万兆扩展卡和SAS卡,机箱的选择上,倒是费了一顿心思。因为多盘位与主板的缘故看的都是些巨无霸机箱,像银欣的RM42、追风者p600s/719ltg、德商必酷与海盗船的airflow等等,最后选择了一个简洁沉稳,做工也不错的Fractal Design R6。

R6大约可以上11个3.5'托架,把光驱位装上万能淘宝上一个4x2.5'的硬盘笼后留出6个2.5'硬盘位,加上主板上2个m2 cache,19个硬盘基本满足我对这台server的需求。这个机箱装机体验也很棒,只是顶部预留空间稍小,水冷散热扇容易与主板打架,另一个痛苦就是塞满硬盘后每次搬机箱都是健身🏃。可能这台Server在书桌上极端大,后来玩了一台DeskMini准系统,塞上11代牙膏U和64G内存,解决日常搬来搬去的虚拟化使用需求。

合照

影音播放器目前主要服役的是AppleTV+Nvidia Shield,习惯用Plex服务端解码实际不需要强劲的芯片,但是管不住这👋啊。智能家居产品又比较多了,主要以HomeAssistant与HomeKit系为主,购入多个HomePod Mini与一堆Mijia/Aqara设备,折腾HA又是个大坑,以后有空了考虑写一写。

一点点坑🕳️

折腾几年下来,更多是享受这个不满足与短暂满足点过程...难免会有事前无法考虑周全的点,想了想主要有这么几个

散热与噪音:虽然R6机箱日常运行已足够安静,但是产生的工业热量在门窗紧闭的情况下仍然带来很多困扰。另外一些柜子设计时通风效果差,设备往往需要一个辅助小风扇促进气流交换,所以说:有钱了还是整个机柜间😅。本来装修期间希望新风能解决这个问题,然而实际收效甚微,而且新风选择前一定要注意工作分贝,不然噪音引起日常全天候运行体验也比较糟糕,有智能面板就优先智能控制...

信号干扰:外设聚集多了,互相蓝牙干扰与延迟会比较明显,目前是将收发器隐藏到壁挂显示器后来解决一些卡顿问题。桌下的线材整理推荐宜家SIGNUM。对了,壁挂支架不差钱就直接上爱格升吧,不然买了新视纪还是会想换的😒

洋洋洒洒写了两千字,记录一堆流水账,希望对看官有所帮助。后面闲下来再分享一下self-hosting里搭建的各种服务体验,现在,还是去和🐱玩会PS5路由器吧~

来打🎮吗